正义反腐网·《反腐廉政月刊》杂志社浙江讯:(公民记者程敏报道)新年将至,2023年1月19日,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一名42岁男子持刀行凶连连伤人,造成6人死亡的惨剧,命案背后的真相。当地人爆料,行凶男子连杀多名村官,原因是宅基地被霸占,上访维权还被迫害关押,导致家破人亡,妻离子散,有网民直言又是“欧金中”。目前该男子已被抓获,案件还在侦办中。
▲浙江平阳男子报复村官6人杀死,曾上访10余年被关精神病院。(图片来源:视频截图 / 合成)
家破人亡被迫行凶 6人亡 警方称“纠纷”
1月19日,浙江省平阳县警方通报,当天上午发生的一宗刑事案件,42岁犯罪嫌疑人杨某迅“因纠纷”持刀行凶,造成6人死亡。目前已经将杨某迅抓捕,案件在进一步调查。
▲2023年1月19日,6条人命大案,浙江平阳县公安局微信公众号上“警情通报”里总共还不到100个字。(图片来源:平安平阳微信公众号 / 截图)
如果每个数字算做一个字,再加上标点符号,总共还不到100个字。6条人命大案,警方只告诉人们行凶的原因是“因纠纷”,其它并没有透露。
有媒体引述目击者表示,案发时杨某迅连续砍杀多人,行凶后淡定地离开现场。因为杨某迅手持凶器,没有人敢上前劝阻。事后有人报警,并拨打了120急救电话,但伤者伤势过重,已经当场身亡,现场相当惊悚。
从平阳警方惜字如金的通报和媒体的报道,我们是得不到详细信息的。20日,记者拨打了平阳县公安局和水头镇政府电话,但是都没有人接听。随后又拨打了当地一些居民电话,他们似乎受到了压力,不愿多说什么。
▲平阳县水头镇人民政府大院(图片来源:资料图)
一位平阳县腾蛟镇民众说,“那个事情我们不能说的,现在人家不让说,不让讨论。群里面,昨天有人是这样说,别人也是这样说的。”
当地政府、警方不接听电话,究竟在躲避什么?对当地民众下封口令,这桩命案的背后究竟有什么隐情,不让百姓对外透露?是什么样的“纠纷”引发6条人命大案呢?
20日,记者联系到了当地知情民众,从他们的口中,了解到了一些信息。陈亦辉(化名)的当地民众表示,凶手是分两次动手的,先是在水头镇溪尾村杀了4人,之后又到腾蛟镇商贸路去杀3人。
狱中锻炼为复仇 并非滥杀无辜
20日早上,有网友转给我一张截图。图片中的文字写道,“警方在警情通报中只字不提被杀的是村书记一家,也未提及犯罪嫌疑人曾被无缘无故关押精神病院3年。”
这个说法恰好与当地知情人林遇(化名)对记者的说法相同。林遇是水头镇民众,对案件有一些了解。他表示,杨某迅是在两个地方对两家人行凶。先是杀了村支书一家,之后又杀土地纠纷调解员一家。
林遇表示,一共杀死了6个人,有一个小女孩只是受伤了。杨某迅还要再杀水头镇镇长,但镇长跑了,他自己又被警察拦截。林遇说,“都是有仇的,欺负他欺负太狠了。家破人亡没办法了。”
▲2023年1月19日,浙江省平阳县水头镇村民将村支书、土地调解员两家6人杀死,起因是村支书侵占土地。(图片来源:受访者提供)
也有网络消息表示,杨某迅是村里的一位普通村民,被害人是村干部。几年前,杨某迅与死去的村书记一家争一块地,那块地本来是杨家的宅基地,但是被村书记霸占了。杨某迅被迫想卖给对方,但是村书记仗势欺人,一直没有给杨某迅钱。
杨某迅多次找村干部和乡镇领导,但是事情都没有得到解决。杨某迅一直在为这件事努力、并到北京上访,持续有2年之久。但是村书记“上面有人”,一次次地把杨某迅“劝回”。后来村书记找了个由头,把他送进了精神病院,一关就是3年,期间还被强迫给欺负他的人下跪。
消息表示,杨某迅的父亲听到儿子不仅没有要回该得的钱,反而遭到了村官的陷害。而且家里的房子被建了拆、拆了建,然后又被拆,杨某迅的父亲气急攻心,离世了,但是精神病院没有让他回家奔丧。而在杨某迅服刑期间,他的妻子向他提出了离婚,并且带走了十几岁的孩子。
服刑之前,杨某迅有父亲、有家庭。在遭到陷害之后,家庭突然发生了重大变故。他的母亲前不久感染新冠去世了,他已经没有家了,成了孤家寡人。
一位网友表示,他的一位好朋友是杨某迅的邻居,而且是一个家族。这位网友披露,已经家破人亡的杨某迅被放回家后,盛怒之下列好了杀人名单。他的名单上有十几个人,如果不是被抓,不知道还会有几个人丧命。
他的目的很明确,“报复很精准,全是官员或者官员的家人,没有乱杀无辜”。行凶时“还让路人走远一点”,而且他“并没有跑,家里都安顿好了”。
前面提到的当地民众陈亦辉也说,“商贸路的家属有一个小女孩,他是有手下留情的。”据说那个女孩是死者的女儿,只是受伤,站在门口怵怵发抖。
陈亦辉表示,凶手杨某迅家住水头镇溪尾村,因自家房子地基被村干部霸占盖小洋楼,上访到北京也无用,杨某迅父亲为土地问题“被逼死了”。而杨某迅本人则因讨公道被当地政府人员关进监狱,“他在监狱里面的时候一直在锻炼,就是为了出来报仇”。“他是拿着凶器刀、开车辗压,还有电击棒”。
陈亦辉说,杨某迅行凶的时候“还叫无关的那些人走远点,不想滥杀无辜”。“他是杀有仇的,有目标的”,“都是老实人被逼得太狠了”,“没活路了,家破人亡”。
网民赞新“刀客” 不需承担刑事责任
综合所有这些不同的消息来源,我们已经可以看到这桩凶案的来龙去脉,看到了前因后果。说白了,这件事是因为村官欺压百姓而起,在全国各级官员官官相护之下,百姓冤情一直得不到伸张,最终导致杀人的悲剧。
从这些消息来源中可以得知,杨某迅被关精神病院,并不是因为他的精神有问题。而是村官仗着上面的保护伞,在村里横行霸道,对杨某迅实施的迫害。
其实作为精神病院的医生,他们应该清楚杨某迅是思维正常的人,并没有精神病。但是我不清楚,精神病医院为什么当初收留他,而且在杨某迅父亲离世的时候不放他回家,一关就是三年。在一定意义上说,这个精神病医院其实也是在配合了村官,对杨某迅实施了迫害的。
我曾经接触过几个吸毒的人,他们中有人曾被关进过强制戒毒所。有一个强制戒毒所和当地一家精神病院在同一栋楼里,但是戒毒所对戒毒的人控制并不是很严,所以他们经常看到精神病院里发生的恐怖景象。
其中一个人曾经介绍,人被送进精神病院后,会根据病人的情况,采取不同的“措施”。越是说自己“没病”的人,遭到的管制越严厉。
他们曾经看到过一个人,被捆绑在一张床上,手脚都被锁住了。然后精神病医院的大夫给病人注射了什么药物,慢慢地病人逐渐地安定下来了。
他们还介绍,精神病人经常胡言乱语,很恐怖,连他们这些吸毒的人听了都感到紧张。所以精神病院里面各种刑具都有,电棍、警棍、手铐、脚镣等等。病人如果情绪不稳定,那么各种刑具就会陆续用上。
在我看来,杨某迅自家的宅基地被人霸占了,没得到一分钱的赔偿。上访得不到伸张,反被关进精神病院,同时遭受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,最终妻离子散、家破人亡。
江苏宜兴维权律师张建平对记者表示,全国有成千上万的访民,都有被关入黑监狱或者精神病院的经历。全国各地政府官员为了阻止民众上访,把人送入精神病院羁押的情况非常普遍的。
律师张建平表示,“从法律角度来说,政府把杨某迅关押到精神病医院,基本上就是承认犯人为精神病人,其杀人行为不需要负担刑事责任,就看官方将会如何对杨某迅定罪,政府又如何解释自己过去的行为,法院将杨某迅如何判决都非常重要,各方都在拭目以待。”
访民马先生也对记者说,“这个社会太黑了,走到这个地步,他肯定逼到没办法了,走投无路了,冤有头债有主。”
访民陈先生说,“对老百姓的事不重视,他们只在乎自己的位置,所以才会出现这种极端的事件。”陈先生就有过被拘留、被关精神病院的经历,“一往北京方向,政府就派人跟在后面,我到哪里都把人抓回来”。
大家想一想,长期在这样的情况下,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?恐怕没有精神病,也会被折磨出精神病的。说白了这就是民间长期积怨得不到解决,在这一刻集中爆发。用当年杨佳的那句话说,“你不给我一个说法,我就给你一个说法”。
▲网民留言截图
看网络上的议论,几乎是一面倒地在支持杨某迅。有的认为他是“又一个刀客杨佳”,有的表示“期待更多的杨佳出现”,还有的说“力挺杨大侠”。
也有不少网友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,既然早就被认定是精神病,那么这次杀人就“无需偿命,只需责令家人严加看管”。
对此,微博网民议论纷纷,“村上酸秀才”说,“这就是社会事实啊!欺负人的强者,是不需要打官司维权的,弱者打官司必须输多赢少。只是,当弱者一无所有,忍无可忍无需再忍“匹夫一怒”时,就会强弱逆转了,比如之前的欧金中,现在的平阳县老实人…如果法律不能阻止强者践踏弱者,会有更多欧金中。”
网民“紫禁说事”,“平阳县一男子因土地纠纷持刀连杀六人,大过年的,气愤到了极点。不要总欺负老实人,他心里也有数,只不过迫于压力的顺从,但凡事能过得去,但这不等于没有底线。无论任何人,一旦超越了做人的道德底线,丧失了良心,他就会遭到应有的报应。但是连杀六人,近似疯狂的杀戮。”
网民“村口小桥看晚霞”,“平阳县灭六人的那位大哥给你点赞,父亲被气死,老婆出走,家都没了,还不敢报仇的不是男人!那些继续作恶的人收敛一点吧,占了别人的还回去一些吧,别把人逼上绝路了,不然会有越来越多的平阳大哥!”
▲网民留言:当伸张正义之门向任何一个人关闭.....(图片来源:网民留言截图)
网民“种地的七零后”:“当伸张正义之门向任何一个人关闭,甚至正义变成邪恶,压向任何一个人,剩下的只有绝望和反抗,人与人之间如此,社会也是如此,个人认为邪恶邪恶战伤风时,以一己之力战邪恶,客观上也匡扶了正义,除恶之人越多,邪恶越少。”
▲网民留言:让各地父母官看看,老实人正义得不到伸张.....(图片来源:网民留言截图)
网民“微笑YYF”:“让各地父母官看看,老实人正义得不到伸张,出现这样的后果”
网民“微笑YYF”:“村支书对这宗惨案负有直接的责任,如果不偏不倚公正地处理宅地纠纷,惨案不会发生,案情如果属实上级有关单位也应追责。”
网民:“兔子急了也跳墙;甚至还有网友说,欺负老实人就应该付出点代价。”